查看: 1418711|回复: 0
收起左侧

发现孩子“偷”东西,该报警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学前班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7-4-24 17: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亚太地区
简简周 前几天有个新闻,一位妈妈打电话报警,要求民警把她七岁半的女儿抓起来“关几天”。 起因是女孩之前在超市“顺”走了一瓶奶茶,结果被老板当场抓包,并送到学校进行批评教育。 女孩的妈妈哭诉称,女儿已经是“惯犯”,之前在超市就曾偷偷将贴画藏在衣服里,她发现后“立即制止并严厉教育”,结果还是再犯,她已经没办法了,只好请民警来震慑一下孩子。 没想到的是,不少人为这位妈妈的做法点赞。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妈妈做的对。” “一位很伟大的母亲,把一切犯罪扼杀在摇篮中,有这样的母亲是孩子的幸运。” “明事理的妈妈,不护短,这样的家长现在已经不多了。” …… 乍听上去似乎有那么点道理,可总感觉很别扭。孩子走偏要纠正是没错,可是以这么简单粗暴的手段来纠,真的好吗?
孩子究竟为什么会“偷”,好像并没有多少人关心。 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观念和意识里,只要是有“偷”这个行为,就该被绑在道德柱上审判。 至于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 就好像这个“偷”了一瓶奶茶的女孩,从头到尾,有多少人想过,她究竟为什么会这么做?路人甲乙丙没有,她的妈妈更没有。 是因为身边有不良榜样的示范,还是妈妈觉得奶茶不健康从不给她买而她又特别想尝尝? 再或者,她因为内心有匮乏感,需要用物质来填满? 前段时间,一位爸爸就因为7岁的儿子偷东西,用绳子绑着小男孩悬吊到河上。他之所以这么做,想法和上面那位妈妈大抵相仿——就是要吓到他再也不敢“偷”了。 当时,这个狼爸怒吊儿子的视频在微博上发布后,同样也被赞“深明大义”。总而言之一句话,遇到孩子“小偷小摸”,父母们狠狠教训就对了。 要想遏制孩子的“偷拿”行为,暴揍、威吓真的有用吗? 知乎豆瓣上随便一搜,或是跟身边的亲戚朋友一聊这个话题,就会有很多人跳出来分享自己小时候因为偷东西被揍得满地找牙最后悬崖勒马的故事。 我就听身边不止一个朋友讲过类似的经历。这至少说明两个现实情况,一是大部分孩子都有过“偷拿”行为,有可能是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也可能是钱,二是一些曾经偷拿却被发现的孩子,就是被“揍乖”的。 看上去,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效的处理方案,但事实上,真正明智的父母并不会这么做。 比强行吓止“偷”这个行为更重要的,是发现和洞悉孩子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根源。 如果是特别小的孩子,比如2、3岁,有可能是因为还没有清晰地建立起“物权”概念,对“你的”和“我的”缺乏边界意识。 再大一些的孩子,比如之前提到的两个7岁孩子,就有可能是有意识的“偷”,但背后的动机往往要复杂得多,更不能简单用成人的道德标准来审判。 比如,有可能是因为父母过于严厉,孩子很多喜欢的东西得不到父母的认同,缺乏正常的获取渠道。 有的父母还担心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从来不给孩子零花钱,如果孩子内心的渴望和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又缺乏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开始寻找一些“拿”的机会。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受到了不良榜样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是因为长期被父母忽视,为获取关注而采取的极端手段,等等。 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的需求,倾听了孩子的内在声音,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否则,即便通过暴力手段,暂时把“偷”这个行为遏制住了,但那些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深层问题,还是会以其他形式爆发出来。 一年多前,我一个朋友也曾因为孩子“偷钱”的问题向我大吐苦水。 小男孩刚上二年级,有一次偷拿家里的钱去买变形金刚被朋友发现了,她当时就愤怒得炸裂了,当一股热血瞬间冲上脑门时,从未打过孩子的她,怒不可遏地胖揍了儿子一顿。 现在孩子倒是没有再犯过“偷拿”的毛病,但一直叛逆得很,跟妈妈说不到几句话就呛呛,常把朋友气得半死,每次提起来都是一把心酸泪。 比关起门来暴揍孩子一顿更糟糕的,是当众羞辱孩子。没有人天生堕落,来自父母强烈的厌弃和鄙夷,以及被狠狠贴上的“小偷”标签,都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 一直被耻辱感所充斥的孩子,要么自我厌弃,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要么在反复暗示之下破罐子破摔,成为一个真正的小偷。 我很难想象,那个妈妈报警要“抓”的小女孩,被妈妈口口声声称作“惯犯”,还以如此热闹的方式通过民警和媒体昭告天下,她在今后的日子里,该如何面对同学的指指点点和孤立?又该怎么化解这件事带来的恐惧和羞辱? 大家都痛恨小偷,视小偷为过街老鼠,我也不例外。在发现孩子有“偷”的行为时,父母感到震惊、难以置信、羞恼和暴怒也都很正常。 可是很多人在强烈的情绪干扰下,常常会忘了自己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教他明辨是非,并将他引回正轨,而不是简单的宣泄和惩罚。 不是非得暴揍一顿或是“大义灭亲”式地昭告天下,才能表明父母尽到了教育的责任,恰恰相反,这是在推卸责任,因为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不是我没教孩子,而是孩子太“坏”。 “你是个坏孩子”、“让警察把你抓走吧,我要放弃你了”……诸如此类的表达和暗示,不仅对解决孩子的问题无济于事,相反还会把孩子往更黑的深渊里推。 同样是孩子在超市里“偷拿”东西,我一个好朋友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 有一天,她带4岁的儿子逛超市,发现儿子偷偷把巧克力揣进了自己的口袋。 她没有装作没看见,更没有大发雷霆,而是温和坚定地告诉儿子,这么做是不对的,买东西都需要付钱,如果没有付钱,就必须把东西放回货架。 男孩子不肯,其实内心也有些紧张和害怕,朋友一直坚定地要求他去找服务员归还物品,并鼓励他勇敢承认错误。 最终,小伙子将巧克力还了回去,并得到了工作人员的谅解。 从始至终,朋友没有给儿子贴过任何“小偷”的标签,但一直在给他强化规则意识,并鼓励他勇敢承认错误。 回家以后,她轻轻拥抱着儿子,轻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小伙子终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她没有阻止他的眼泪,只是一直轻拍他的背,帮他擦眼泪,耐心地等他哭完。 最后,终于止住哭声的小伙子开了口,原来是因为他知道妈妈爱吃巧克力,想送给妈妈当礼物,偷偷藏起来,就是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 “还好我耐心地倾听了他,没有轻易给他扣上小偷的帽子,我既感受到了他的心意,也让他清楚地知道了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每次聊起这件事,朋友都感慨万分。 对于还处在“傻傻分不清”阶段的低龄孩子,父母们不用去强化道德意识,只需要不动声色地帮他建立好清晰的物权概念就好了。 面对稍大一些的孩子,收起“偷东西就是坏孩子”的愤怒和偏见是很必要的,先要认真体察孩子不良行为产生的内在情感和心理需求,不要轻易就把孩子钉在耻辱柱上。 在这个基础上,再与孩子分享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引导他约束自己的不当行为。 当然,预防更重要。如果父母们总能“看”到孩子,注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及时发现孩子不良行为的苗头,并能当下解决,对于预防孩子的“偷拿”行为是很有效的。 首先,从孩子形成物权意识的关键期起,就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引导,跟孩子强调,别人的东西如果没有经过允许不能随便拿,但同样地,孩子的东西父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处理,尊重孩子对自己物品的处置权。 让孩子从内心建立规则意识很重要。如果父母们都做不到尊重孩子的物品所有权,又怎么能期待孩子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呢? 其次,对于学龄的儿童,父母们需要适当地给些零花钱,这不仅仅是财商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一个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正常通道。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解决孩子一切行为问题的关键。如果孩子情感上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足够关注,也很容易焦虑或是孤僻,从而产生很多行为问题。 只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被爱、被理解和被保护,才能有效地帮孩子修正那些不当的行为。这也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所在。 - 版权声明 - 壹父母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汉风唐韵  人文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